Utvidet returrett til 31. januar 2025

Bøker utgitt av Ehgbooks

Filter
Filter
Sorter etterSorter Populære
  • -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1)
     
    519,-

    全書一函二卷共約80萬字。中國是《易經》文化的發源地,而國內外學術界至今沒有人能夠撰寫涵蓋古今中外《易經》研究學術發展史的專著。該書作者歷時幾十年的探索和研究,現在終於完成《國際易經學史》一書。這樣的專著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傳統經學和國際漢學的雙重學術素養。 《國際易經學史》一書,是古今中外學術界對《易經》在世界各國傳播與發展的歷史給予的第一個學術史的總結。對於國內的《易經》熱和國外的中國文化熱、風水熱和《易經》熱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教育意義,也填補了國內外學術空白。劉正,1963年生。族名劉元正,北京市人。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易學家。清代學術世家傳人,高祖是清代同治三年進士、著名史地學家和易學家、書法家劉鍾麟。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日本愛知學院大學、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已在海內外先後出版有關易學、古文字學、海外漢學、近代人物傳記和思想研究學術專著四十幾部,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2015年底移民美國。現任國際考古學暨歷史語言學學會(International Archaeology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ociety)會長、終身高級研究員和講座教授。 作者聯繫信箱:kyotosizumoto@hotmail.com

  • - 老顽童学琴日记:第一集
     
    197,-

    《老顽童学琴日记:第1集》说的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勇于发现"未知我"的老顽童,在一位有着二十年教学经验钢琴老师的悉心指点下--从手指僵硬到手指略感灵活,进而练习断奏、连奏、跳音、音阶、琶音、分解和弦等钢琴弹奏必备基本功;从乐理零基础到初识五线谱,进而了解调号、拍号;大调、小调;乐句及其划分等读谱必备能力;老顽童学琴一年,现可弹奏几十首短小曲目。虽节奏远非准确,旋律亦非悦耳,但老顽童乐在其中,并打算继续在琴键上快乐下去。钢琴老师亦被老顽童不服老,爱学习之精神所感动,做好了继续教下去的准备。有理由相信,《老顽童学琴日记》第2集、第3集......会陆续与读者见面的。翟崇生:活到老学到老的老顽童熊 慧:有着二十年教学经验的钢琴教师

  • - Teaching Buddhism Through Calligraphy: Masters Hsin-yun and Hongyi
     
    209,-

    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在國粹中名列前茅。在世界藝術史中,它亦獨樹一幟。世界上惟一將古來文字發展為藝術的,只有中華文化,而世界上好幾位佛教高僧也都以書法名世;他們發願救苦救難普度眾生,這些悅目的墨寶既是他們的喉舌,也都是向眾生開示的工具。作者透過星雲大師和和弘一大師的墨寶,帶領讀者進入中國文化的精華領域:「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在佛光山的牆上,就有星雲大師寫的:『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自序◇書法在三千年的華夏文化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歷代佛教大師中,不乏以筆墨弘揚佛法,教化勸善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佛教大師們的書法,確有潛移默化和移風易俗的作用。全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星雲大師的無盡燈,包括:早年和近年的一筆字和星雲大師以墨寶辦學的世紀奇蹟。開啟佛教新運並提倡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1927--),同時也是一位擅書者。他與書法之緣,從早年因信徒奉獻而贈字起,演變到後來的信徒以奉獻來求字,捐獻所積,居然成為洛杉磯西來大學的建校基金。星雲大師後來又陸陸續續設立了宜蘭佛光大學,嘉義南華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和菲律賓光明大學。這些學校的營運,多賴大師天天不斷地書寫支持,其中的書法因緣著實不可思議。大師時常是一天寫一百張,據他說,早年有一天寫了四百多張,寫得腰酸背痛 -- 這大概是大師的最高紀錄了。三十多年前,大師因健康原因,視力受到影響,但他仍作書不輟。他說,提筆以後,一筆寫下去,不能停頓;停頓則不知再落筆何處。如今的星雲大師年過九十,但仍舊不斷執筆勤寫,他的一筆字寫出了中國書法史上的新頁。星雲大師的一筆字曾在世界各地展覽,而大師在紅紙上寫的新年祝賀語最受大家喜愛,現在每年印發到全球各地的超過一百萬張。大師墨寶所點亮的這盞燈,確實已將佛光照亮了五大洲。本書此一部分以大師的墨寶為焦點。大師墨寶不計其數。而本書選用不過數十幅,只能說是墨寶中的樣品。在這裡,要和讀者們一同來欣賞,讚嘆,思索,領悟和回味。筆者未曾與大師見過面。2019年,有幸去佛光山開會,見到多位法師,但未見到大師。記得許多年前,有一次登上由洛杉磯飛台灣桃園的班機,在經濟艙坐定以後,有位前排的太太大聲告訴她的朋友說:"星雲大師在前面。"所以作者與大師曾經"同船渡"。本書第二部分著重弘一大師(1880-1942)教導學僧寫毛筆字的方法,從選擇紙張到毛筆都是學問。大師憑藉自己從八歲開始學寫字的經驗,認為學寫毛筆字應從篆書入手,以此為學習隸書,楷書,行書的起點。大師從寫字的方法,理論,到毛筆字作品的評鑑,如何為作品打分數,都有他獨特的見解。這些都是星雲大師很少談到的。弘一大師前半生是風流才子,後半生是有道的高僧。早年他提倡話劇,擅於繪畫,並能作曲,也懂金石。在大師的督促下,與他的學生豐子愷合寫護生畫集,強調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勸戒殺生,影響深遠。大師最後的一次演講就是討論如何寫字的。弘一大師提出一個說法就是"字以人傳"。筆者覺得這兩位大師的墨寶受到大家的尊重,珍視與喜愛,就是這個理論的最佳詮釋。

  • - My Golden Age Years at USA (Volume 9)
     
    423,-

    本書內容以詩詞體裁紀錄作者耄齡在北美生活點滴,採紀年方式。正是:往事過烟雲,今已耋老人,生活多少事,點滴望留痕。 ●今日七七事變85周年有感調寄满江紅 ●猶記當年,烽烟起,蘆溝橋畔。倭寇鬼,蓄謀良久,逞凶來犯。憐國軍鏖戰死,萬千百姓遭劫難。痛慘烈、血漫宛平城,尸成片。 國家耻,長戒鑒。民族恨,至今黯。抗日八年苦,犧牲淚濺。一寸山河一寸血,終能贏得勝利還。祈富強,方可主沉浮,絕外患。●中國大陸紀念七七事變85周年●七七事變八五年,紀念碑館均少見,空望日本作反省,令人喟嘆心慚愆。●中國臺灣不紀念七七事變●七七事變不紀念,媚日政府殊該鞭。昔年倭寇蹂躪下,同胞被殺四百千。男丁拉去當炮灰,少女強逼慰安憐。變本加厲弄民粹,認賊作父似瘋癲。轉型正義強通過,除去真史萁豆煎。辱罵榮民抗倭兵,去蔣負義忘恩典。

  • - Essays by Ren Jingsheng
     
    423,-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祖母赵绍凤,她用善良流淌成我们的血液;敬以我的父亲任少义,他将宽仁垒砌好我们的肌肤;呈予我的母亲刘书葵,她以坚毅锻造出我们的筋骨。《青山常翠情是源》是任京生继《美国闯荡琐忆》之后的第二部个人散文集。《美国闯荡琐忆》收集的是作者在美国生活期间所写的散文、杂文等约22万字;《青山常翠情是源》则是收集的作者除美国之外,其他时期的部分散文、游记、随笔等。本书共分六个专辑,分别为:第一辑"感恩与思念",第二辑"博君一笑",第三辑"行万里路",第四辑"文学之旅",第五辑"偶感随笔",第六辑"诗的天国"。第一辑"感恩与思念" 汇集的是作者对祖母、父母、师友等人的纪念,和洛夫、痖弦等文学大师的交往,以及对旧日的回忆等等。第二辑"博君一笑"收集的是数篇幽默小短文。第三辑"行万里路"由游记组成。第四辑"文学之旅"记述的北美参加的各项文学活动。第五辑"偶感随笔"为生活中的感悟点滴。第六辑"诗的天国"为作者诗作选登。为何取此书名,源于作者人生座右铭"宝刀不老志为刃,青山常翠情是源"。所谓"宝刀不老志为刃"意为宝刀之所以永不卷刃?是因为其刃是用志向打造而成。何谓"青山常翠情是源",意即青山为何总是这样郁郁葱葱?是因为有绿水环绕,水似柔情。《宝刀不老志为刃》成为了作者第一部论文集的书名,谈古论今志在其间;《青山常翠情是源》则用作第二部散文集的书名,抒怀写意情动于中。一志一情姐妹篇。任京生,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北美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先后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Franklin University、美国Seton Hall University、法国Silk Road Business School。曾于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于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研修。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杂文、人物专访、论文、诗歌、随笔等各类文章数百篇。已出版专著有《从东到西看关系--我在美国教授关系学》、《轻轻松松教中文--海外中文教学手册》、《你也能成为发明人--发明启迪与专利攻略》、《宝刀不老志为刃》(任京生论文集)、《美国闯荡琐忆》(任京生散文集)、《加拿大华人群英谱--闯荡海外的移民故事》、《全脑开发学中文--汉语形象教学宝典》、《英语改变人生--突破英语学习的迷雾》、《外语强化培训系统》、《启蒙中文》等。十余部作品获奖,三部书被一些大学、中文学校用作教材。

  • - An American Life with an Immigrant Story!
     
    435,-

    本書是李錦星先生自傳。從香港荃灣鄉下走到美國德州,李錦星在半個多世紀裏步履不停,一路的經歷則是精彩紛呈,異乎常人。他畢業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商學院,卻不敢告訴老板和同事自己會讀寫英語-- 他在兩家中餐館廚房打雜、抓碼,學習掌勺。不到一年,他開了自己的餐館,不久又轉做地產經紀,再轉行做五金工具的銷售和批發;他闖進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把廉價的中國工具賣到美國全境,進而往南美開分店,在短時間內成為阿根廷最大的工具進口商。電商萌芽的年代他嘗試過商務網站,新冠疫情之年,他甚至也趕上了一波口罩生意。事業高潮時,他住3.5英畝地面上700多平米的豪宅。房子太大,把孩子們叫到一起吃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隨即人生跌宕,他和5個家人搬進100平米的公寓,公司業務不順,銀行以破產清算相逼。但逆風只是激起他再度振翅的決心,東山再起,再創新高。如今他的生活儼然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住24年前18萬美元買的房子,現價也不到40萬,開1999年的SUV。然而原有的生意之外,他投資數百萬的德州工廠正在漸漸成形,他仍樂此不疲地捕捉製造業中變幻莫測、稍縱即逝的勢頭與機會。作者寫這本書,希望用來告訴子女他們的來歷,始自中國的家族如何有了今天的環境,希望他們能看到勤儉、節制、守信,和努力不懈的益處。而對普通的讀者,這段「個人史」又從少見的甚至是獨有的視角,時時折射著直至今日的數十年裏,中國與世界之關係的改變,及中國自身經歷的諸般變化。這種改變如同作者的步伐,仍在當下繼續。他亦已開始了新的寫作,記錄多年營商、為人的心得、思想與方法。李錦星,生於香港,現居美國休斯敦。出身寒門,美國大學畢業,卻不敢給別人知道他懂英語,白手起家創業。從事過餐飲業、不動產經紀、橫跨五個國家的五金工具進口批發商、戶外家具設計製造。從千萬家產,變成負資產,又東山再起。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製造業邁向世界的親歷者,開放中國與世界關係、格局變遷的見證者。

  • - Ling Dingnian's Autobiography
     
    555,-

    本書是中國微型小說宗師凌鼎年自傳。 凌鼎年,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獎得主,集作家、評論家、事業家與社會活動家於一身。凌鼎年的微型小說是一扇觀察社會、紀錄社會的視窗,而其作品走入中考與高考,走出國門與世界;文學界認為他與微型小說的關係,相當於李白與唐詩,持續地在互聯網的文字世界中翱翔奔放──無論為人抑或文字,彰顯出傳統文人的特殊魅力與風骨。 "寫作成了我一生的追求,看來,寫作就是我的宿命。在這本書裡,我從小到大的主要經歷都在裡面了,幾乎成了透明人了,為人為文,一覽無餘。有興趣的讀者,閒來可以翻翻。"──凌鼎年

  • - Talking About Faith and Family Life
     
    288,-

    ●前言●去年春季,在如願地將拙作《屬天與屬地生活隨筆》付梓之後,我停筆了好一陣子。今年隨著多種新冠病毒變種的日益猖獗,我更是鮮少提筆。自五月起我好像從臉書上消失了似的,只顧著欣賞朋友們所發佈的訊息與張貼的照片,自己卻沒有留下隻字片語。最近我突然心血來潮,決定將手邊擱置已久的稿件,重新加以整理了大約十一萬字。同時請內人幫忙校閱,想在新的一年的元月初送稿,並希望能夠於春季付梓。這些文稿記載了新冠疫情蔓延之前,在教會與家庭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取名時左思右想,我發覺文中所言仍多偏重於信仰與家常,於是就以《談信仰話家常》作為書名。本書共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著重於談信仰,包括下列四章:敎會活動、教會肢體、主日學造就班,與神所默示的聖經。下卷則以話家常為主,分別是:蒙福的一家、基督徒與親友們的分享、讀書心得,以及美國境內之旅。在談信仰的這一卷,我自覺拙口笨舌,不像摩西的哥哥亞倫那樣能言善道,也不像耶穌的門徒彼得那樣會傳福音。但感謝主賜給我這小小的寫作恩賜,使我可利用時間做點文字工作,分享給住在各地的親朋好友們。此外,在話家常這一卷中,我定期與兒孫相聚,共度一年中的每一個節日和慶祝每一個人的生日,總覺得相處的時間很快流逝,以致無法將心中所思所想的充分表達出來,也只好以筆墨溝通。期盼他們日後能藉著翻譯器來閲讀,且理解為父對他們的心思意念。不久前,在使者協會的出版事工網頁上曾經讀到過:「⋯文字產品是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它的影響力可以是非常的長遠、廣泛且深入。」伊犁在《愛上孤獨忘記寂寞》一書中,也以書名為題寫了一篇散文,其中有一段話頗值得深思。她寫道:「發表一篇作品或出版一本書,並不代表一位作者的成就,只不過是長在他心靈的樹又開花了,讓喜愛它的人去觀賞。」如上所述,我至今出版的三本書(包括其中一本的修訂版)和此次所整理的稿件,的確沒受到任何時間的限制,它們涵蓋了我數十年的信仰與生活,也同時被居住在美國、臺灣、韓國,以及日本等幾個國家的親友們看過。當然,我並未奢望它們會代表我的什麼成就,只希望藉此能與更多的讀者們分享與共勉。鄒積國,山東省福山縣人。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畢業,並且榮獲美國紐約大學工學院碩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師學位,和沃倫國立大學博士。 他先後仼職於霍尼韋爾、電腦科學公司、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國際商業機械等大公司,以及其它幾家中小型公司。退休前後,曾經在多家非營利機構擔任各種敎職義工,同時熱衷於中英文寫作。 他早期在萊希爾基督教華人循理會,和馬利蘭華人浸信會聚會將近卅年,並且擔任各組同工、組長,與執事、執事會主席等服事多年。大約有兩年半的時間,他也曾每個月一次帶領主日學造就班。現為華人浸信會會友,著有《屬靈與屬世生活誌》、《屬天與屬地生活隨筆》,與新書《談信仰話家常》。

  • - History of Min Kingdom
     
    339,-

    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時期,是極度動盪不安的亂世,大軍閥逐鹿中原,小軍閥割據一方。由於時間跨度只有幾十年,而政權更迭頻繁,疆域變化不定,出場人物衆多,大小事件此起彼伏,相關的記錄,往往過於簡陋,甚至蕩然無存,史家取捨之際,又不免顧此失彼,因此這段歷史,不大容易清楚瞭解。其中的閩國,本身規模有限,地理上又處於邊遠的東南一隅,對全局影響不大,相關的史料,更加破碎散亂。然而閩國的歷史,對於福建和福建人,影響比較深遠,值得更多的重視和研究,可惜學界對此關注不够,一般讀者能看到的,多是一些錯漏百出的片段。王子賢博士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梳理了閩國歷史的脈絡,順帶也對同時代的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有比較清晰的交代,讓今天生活在閩地的居民,和海內外的開閩王氏後裔,及所有有興趣瞭解閩國及五代十國舊事的年青讀者,有一個基本完整、大致可靠又方便閱讀的歷史讀本。

  • - All Shall Be Well in Pandemic
     
    234,-

    本書集結旅美華裔女作家余國英女士發表的九篇短篇文集,分別為:疫情中的感恩惜福、老同學見面、友誼萬歲、奧克蘭市中國城的街友們、親愛的老爸爸、由老家河南來的姑娘、始女王的開國盛事、封城之戀、大疫無情人有情。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余國英的文采充滿幽默風趣,她的作品字裡行間無不譜奏出動人旋律,體現中西方文化與生活上的小細節,讓人會心一笑。短篇文集,篇篇含蓄雋永,妙筆生花,引人入勝,令人不禁莞爾。作者的個性也在她的文章中表露無遺,她的文章,幽默自然,讀來常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從〈老同學見面〉〈友誼萬歲〉等文中,可以看出國英姐的熱情,幽默感與赤子之心。〈奧克蘭市中國城的街友們〉一文中,讀出了她對街友們的同情心。〈梅里特湖畔驚魂〉一文中,看她智退幾個年輕的黑女搶匪,真佩服她的鎮定與機智。〈選擇男友要注意的事項〉一文描寫她因粗心闖禍害得男友母親受傷,除了自責還不忘幽男友一默,怪他的父母不該有那口大鍋,讀來令人捧腹大笑。▼余國英,生於中國大陸,1949年隨父母遷臺,國立臺灣大學畢業後,得羅格斯大學全額獎學金赴美,先後畢業於羅格斯大學研究所、康乃爾大學研究所。曾任教於母校羅格斯大學及汎尼笛根生大學。任職於愛絲蘭黛公司。

  • - Poetry in Transition: A Collection of Poems Composed by Members of the Washington DC Chinese Poetry Society (Volume 4)
     
    363,-

    1995年11月盧濱峰先生和一群志同道合且熱愛中國古典詩詞的朋友,創辨了華府詩友社。宗旨乃以詩會友,彼此唱和,切磋琢磨,並傳播中華文化。同年12月,在《華府新聞日報》創刊詩友詩詞,為《嘗試集》雙月刊之始。正如標題所暗示("Chang Shi" 英譯為"探索"),這些出版物讓華府詩友社的社友鑽研中國詩詞的世界。 華府詩友社《嘗試集》期刊一年六次在《華府新聞日報》雙月份刊出。自1995年12月創刊,至2022年12月底,已歷27年,共刊出164期。《華府詩友社嘗試集》第四卷則為匯編自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以來的《嘗試集》第125-164期的合訂本。本卷匯編詩友的800餘首詩詞。 也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也許是炎炎夏日,清風徐來。也許是冰雪封窗,書軒靜坐。一壺佳茗,數卷詩詞,沉醉前人翰墨,自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此樂何極!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蘊涵人生的一切喜怒哀樂、感情、智慧和抱負的精髓,凝鍊融匯在優雅動人的寥寥數字。 華府詩友社詩友身處異邦,心思故國。業餘淺斟低唱,耕耘唐風宋韻,怡情養性,玄圃積玉。 華府詩友社德高望重、滿腹經綸的元老, 弘揚國粹不遺餘力,更傾囊相授提攜後進。使五千年來輝煌奪目的中華文化,在美國華府,發揚光大,薪火相傳。加上眾社友共同努力,倍功績顯赫。

  • - The Echoing 1480 KHz Radio Wave: The Way I've learned English
     
    698,-

    《迴響耳邊的1480千赫電波--記我的英語學習之路》一書,是作者依其保存數十年的15本筆記撰寫而成,該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的主題"聽廣播,學英語",以筆記體形式詳實記錄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期,以收聽電臺廣播講座方式學習英語的歲月,是一份瞭解研究極具時代特徵英語教材的寶貴資料;下編的主題"通英語,走天涯",是作者獲益於收聽學習"廣播講座"的英語應用小記,淺載了作者走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職場翻譯生涯與外派經歷,更有作者數十年孜孜不倦研習英語的心得。翟崇生:自幼與書籍結緣,生命不息讀書不止的學人。

  • - Nostalgia of Childhood in Taiwan Sugar
     
    264,-

    ☆圖書簡介☆ 這是一群不願忘懷在彰化溪州台灣糖業公司一同生長、讀書及玩樂的小朋友們集合他們的童年生活與記憶所聯合編著的一本小册子。 作者群大部分都是大陸來臺第一代出生的小朋友,現在不是六十幾歲就是七十來歲了;他們不想讓這60、70甚至80的生長年代的悲歡歲月就這樣磨滅掉,所以衆志成城完成了這本小册子,這和台灣人們熟悉的眷區及空小和眷村菜應該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希望你珍愛! ◆出書序◆ 「憶兒時 念台糖」一書之所以成形,實因樂濱的佳作「落腳」而起。她懷想滿滿的佳美文字,勾起了我們對在彰化溪州台糖總公司生長、生活、及至成長的無限回憶。感謝樂濱為助我們達成出書心願,創立《老南州》臉書社群網站,找回鄉親,歡喜團圓敘舊,讓大家有機會各顯文采。唯在編輯出書過程中,雖經再三邀請,樂濱始終表示她自己的文章只留在《老南州》臉書社團裡就好了,以致最終她的諸多佳作成為本書遺珠,誠屬極大憾事。在此為她在《老南州》社群付出的心力,致上無任感謝,並謝謝她為這本書的封面畫了令人懷念的台糖小火車,真高興看見它在晴空萬里下,仍節節相聯,繼續快樂前行。 經過六個多月的努力,這本懷念與記述大家在台糖總公司年少及日後長成的小册子,終於可以問世了。雖然今日大夥分據東南西北,但能讓大家再一次凝聚在一起,且不讓我們的老年留白,真算是老天把我們關在窩居的疫情中有個正能量的交待了。 這是一本自行出版的小册子,我以李叔同的「憶兒時」及台糖雷寶華前總經理填詞,書法家李超哉先生書寫的「台糖進行曲」作為開埸白,希望藉此喚起大家的共同回憶,也希望這本小册子能激勵後繼的勇士們,繼續為這個共同生活過的園地澆水、灌溉、施肥,讓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生生不息! 幫忙出版的是「台灣學人出版網」,他們負責排版,印刷,除實體書外,亦計劃提供全彩電子書,真謝謝他們。 原先,我想偷懶省功,以純文字出版,但後思考再三,還是覺得有些圖片更能將我們在溪州台糖總公司的共同回憶,彰顯得更為真切。既然如此,就豁出去了,乾脆來個全彩插頁版唄! 終於,完成了出書任務!感謝認同的朋友們,或不吝分享文采(見作者文章目錄)或信任的以財務贊助。贊助人包括北美:何嘉璐、林健生、麥美雲、郭夢麟、方澤國、麥錦彬、董俐玲、辛耘、胡之仁。台灣:馮藍欽、陳怡、何其俊、劉妙麗、楊士光、楊士明、傅台生、李屏屏、王福琪、林義煊、王惠台、王軫、蘇玉華、李玫。大陸:鍾思嘉。因有各位作者和贊助人的支持,出書乃得以成其功,從而一同充實了我們的回憶,在此向各位深致謝意!也謝謝辛耘為此書做最後的文字校閱。 希望您喜愛這本小册子,也希望日後它能見到更多的糖友、糖叔、糖伯、糖大嬸及糖小弟妹們,讓大家一同感受:「這正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心心念念的溪州台糖總公司的故事啊!」 執行編輯 麥錦彬 謹誌 2021/8/18

  • - Love Song from the Sea - Anthology of Formosa Poetry (English-Mandarin Bilingual Edition)
     
    276,-

    本書集結18位詩人選輯62首詩品,分別是李魁賢、林武憲、莊金國、顏雪花、張德本、利玉芳、謝碧修、李昌憲、林鷺、蔡榮勇、陳明克、林盛彬、戴錦綢、陳秀珍、杜東璊、楊淇竹、簡瑞玲、王一穎(依據文章排列順序)。This Poetry Collection contains of 62 works by eighteen Taiwanese poets: Lee Kuei-shien, Lin Wu-hsien, Chuang Chin-kuo, Catherine Yen, Chang Te-pen, Li Yu-fang, Hsieh Pi-hsiu, Lee Chang-hsien, Lin Lu, Tsai Jung-yung, Chen Ming-keh, Lin Sheng-bin, Tai Chin-chou, Chen Hsiu-chen, Tu Tung-men, Yang Chi-chu, Chien Jui-ling and Wang Yi-ying.

  • - 駱駝文集-影視文學劇本
     
    937,-

    本書是旅美華裔作家廖兆喧創作的「影視文學劇本」,內容分為:第一部:追夢樓蘭;第二部:血濺東海;第三部:小鎮一棵樹。廖兆暄,筆名麓楓、駱駝、孺子牛,祖籍湖南衡陽,先人隨曾國藩打太平天國,落戶金陵。作者隨家人在南京大屠殺之前逃亡出來,少年時代在抗日大後方讀書,目睹了日本侵略軍的暴行、民族的災難。小學三年級穿過美國總統羅斯福贈送給中國大後方的、那時叫做"羅斯福布"的學生裝。八年抗戰勝利,十五歲就在上海《開明少年》雜誌發表文章,隨姐姐到臺灣。命運不佳,又返回大西北讀書,迎來1949年10月,屯墾戍邊到古西域(新疆)。四十年筆耕不止,也留下數篇精典作品傳於後世。在新疆,親身經歷與兄弟民族近半個世紀翻覆地的變化,那裡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地區,十三個民族兄弟姐妹創造了新的生活,佳作連篇。但也經歷不少苦難,那是歷史的安排,任何人都無法擺脫。所幸,晚年時來運轉,大陸改革開放,頻頻有佳作出版。旅居美國近二十年,茅塞頓開,活到老學到老,是老夫的至理名言。回顧中美歷史,珍珠多多。為此,筆耕墨潑,樂此不疲,只有一個目標:謳歌人類的大愛,鞭笞假醜惡,永遠記住人民、百姓,有生之年爬山不止。上天保佑,太平洋永遠太平。

  • - The Soul Returns to the Blue Bridge
     
    435,-

    本書為美籍華裔作家高淇最新短篇小說作品。此部小說集中的地點,從作者家鄉中國長春,到後來工作的北京,再到移民美國;不同的社會年代,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人物事件,期間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隨時不經意間記錄下來。書裏的22篇短篇小說,是從眾多短篇中精選出來的,它們是各個不同年代的縮影:"時代造就人格"。 ▼《魂歸藍橋》同根同族的兄弟姐妹之間爭鬥得不共戴天,卻節外生出一枝; ▼最真摯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孔雀公主》《玫瑰玫瑰我愛你》; ▼人類初心的善良與美好請看《送你一個小公主》; ▼悲,莫過於《九九豔陽天》; ▼惡,當屬《挽歌》,並《就想要個兒子》裏的淫亂男女; ▼世間有感恩。人在做天在看,上天自會給予回報:《死與生》的雙重回報,《相逢在洛杉磯》大學生的感恩方式也感人; ▼看著《泣血的戀情》感慨整整一代人,"知青"的命運; ▼幸好《一盤紅燒肉》烹出了夫妻之間的理解與寬容。 在他把你看透之前,你得先把他看透。 --清朝.孝莊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民國.魯迅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德國.歌德 高淇,美籍華裔女作家,出版有長篇小說《天上有個太陽》《眾裏尋他千百度》《分手》《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居美人》《兒子,在天堂》,中篇小說集《白樓夢》及短篇小說集《魂歸藍橋》。

  • -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276,-

    《鸿斋书话》是吴嘉的第三本文集,记录着她近几年读书、旅行和思索的轨迹。作者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底,又深受外国文学的滋润和熏陶。她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意既是浅显的,又是深邃的;既有西学的广袤宏大,又有扎根于中国传统儒道释的乡土气;既有对生活热情的赞美,也有对时弊冷峻的批评。吴嘉的文字功夫,是她长年读书积累的结果,也反映了她人生的历练和从容的态度。 读吴嘉的书,觉得其中有诗,有史,尽管多是凡人琐事,这诗和史却并不淡薄,其中有个人的深情感悟,又有时代的风云变幻,可谓境界高远,气象万千。这境界和气象来自于她的博学和敏锐,她广阔的视野,她的修辞立其诚。因而,无论是抒情言志,或状景怀人,诵读之下,都让人觉得亲切有味,默然许之。

  • - From COVID-19 to Super Health
     
    806,-

    二十餘年來,美國高能物理學家,量子健康研究所,全方位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創始人盧遂顯博士一直在致力於研究,如何能把中華文化的瑰寶,幾千年的中醫養生哲學與現代科學結合一體造福人類,以達到解放人類免受太多醫藥之苦的 使命,並積極宣導終生養生治未病預防醫學的重要。 本書提倡預防醫學與恢復人體大量免疫自愈能力的重要,用"量子場論"定性、定量,詮釋中醫精、氣、神的本質,以高科技證實"經絡存在"的重要性,並透過《固態水粒子》的發現,徹底的為人類解決健康問題。同時,本書解釋怎麼樣樣一步一步的從嚴重新冠肺炎到超級健康,只要喝不同份量的固態水粒子, 就可以做到。喝固態水粒子的效能,在15分鐘內100%馬上能用高分辯率的紅外體檢儀測出證明。 本書得出結論,適當的運用固態水粒子和高分辯率的紅外體檢儀能快速準確簡便的預測預防各種嚴重的病,如癌症,自閉症,心腦血管病,肺炎,老人癡呆症, 青光眼,牙周病等。盧遂顯博士是一位量子理論、粒子物理學家。他曾在全球各地教授和研究物理並且就有關「水」的複雜特性做精闢的演說。他特別就「水的特性」結合國際多所高等教育機構的專業人仕,做近達卄年的深入研究。他發現「水」在一些極端參數下有特別性能。他先經理論計算預測後,並經過實驗過程證明:在百分之百非常純淨的水中,能產生一種非常珍貴,有益人體健康的「量子奈米固態水粒子」(以前科學的名詞為穩定水團、IE晶體等)。盧博士表示:水由兩個氫原子和氧原子等三個原子組成,水分子有正負兩極,一邊是正電,另一邊是負電。正負電吸引的力量遠大於磁鐵。在2004年他就曾經出版過一本《針灸和健康的生物物理基礎》專業書籍。他假設中醫學中的人體十四條經絡就是由這種固體水粒子(SWP)組成的。基於這個假設,也就能證明十四條經絡的存在,並以針灸和中醫各種治療方法建立堅強物質的基礎現代量子理論相結合。 盧博士堅定持續不斷的研究水和健康的關係。並以拍攝人體紅外線圖像案例--在喝固態水之前和之後的差別,我們將所有含有固態水粒子的水都叫「固態粒子水」, 或固態水。他相信固態水能刺激人體免疫,穴位中的"T"細胞,具排毒功能,大量提升人體免疫自愈力以恢復人類本能強大的自我抗體。 盧博士拍攝了上千個志願測試者超過萬張的紅外圖像以做比較。証明喝固態水之前和之後的差別,一致的都得到經絡存在的證據。這本書只是撰擇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發表,盧博士持續的在全世界演講,堅持中醫理論中經絡是存在,並且經絡是由固態水粒子組成的。

  • - Best Friends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Edition)
     
    264,-

    本書集結旅美華裔女作家余國英女士發表的十一篇散文,中英雙語對照;其中《好朋友》也榮獲"天津老年文學一等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余國英的文采充滿幽默風趣,她的作品字裡行間無不閃現著幽默才華;將中西方文化與生活上的點滴,用中文、英文雙語精確表達,讓人會心一笑。十一篇文章,篇篇含蓄雋永,妙筆生花,引人入勝,令人不禁莞爾。◎作者自敘◎自序在美國居住已經超過半世紀,一直用中文的繁體字及簡体字來書寫中國同胞在美國異鄉的故事, 因為中文是我這在中國出生的人的第一文字啊!據兒子和媳婦說,有幾次,他們在餐館吃飯,餐館的經理或服務員居然跑過來對他們說:「昨天的某某報紙或某某雜誌看見你們家奶奶的文章,裡面還提到了你們呢!」「太好了!可以借來看看嗎?」我兒子告訴我他是如此回答他們的。等他們拿了報紙來一看,原來是中文的。「媽,妳是知道的喲,我雖然學了幾年中文,但是要我讀中文報紙和雜誌還不太靈光的呀!」兒子向我訴苦。這個苦衷我實在太了解了!因為我在美國住的日子比在中國多了去了,可是,我讀英文還是得一句一推敲,不像讀中文可以一目十行,何况要把自已的意思用英文表達出來呢?孫子及孫女兒也對我說過:「我的朋友的中國媽媽或者爸爸也跟我說看見過奶奶在報紙雜誌上的文章,可惜哦,我們和我們的朋友或同學,都看不懂中文耶!」其他在美國出生的姪兒、姪女、外甥、外孫女和他們家的人都紛紛表示同意呢!「那,這樣好了!我把他們翻譯成英文再給你們看,不就行了嗎?」我立刻自告奮勇,非常慷慨地回答,心想這樣也給了我鍜練自己英文的機会呢。不過,英文到底是我的第二語言,伊妹兒給自已人看一看,笑一笑就罷了,要轉寄給大家看,只怕我的英文文字不夠完美,有辱大家的視聽,就央求那些英文修養比較好的親戚朋友們,替我把英文文章编輯一下再發出去,變成不定期的轉寄,沒有想到數年下來,竟然可以積成一本書,真是太高興了!因為怕太打擾工作繁忙的親戚朋友們,為了要把每人工作擔子減輕一些,所以請求了好幾位來改正編輯,以期減輕各人的工作,這些人按年齡排列,包括:1, 柯艾達,親家,英語教授。2, 秦珊蒂,好友,特殊教育者。3, 李德康,兒子,心理醫師教授。4, 周文婷,姨姪女,環境工作者。5, 顏如詩,外甥女,圖書管理員。6, 李維珍,孫女,辦公室工作者。在此,我誠懇地向上述各位致以深深的謝意,因為佔用了他們寶貴的時間,心力以及他們的知識,才能有本書的完成。本書的文章在報紙雜誌上發表的是用中文寫的,又經作者翻譯成英文,再加上英文文字經過高手的潤色,一定更加精彩。"中英文對照"是把中文的原文放在英文的後面當作参考,想來也是別開生面很有意思的。嘻嘻,我一直認為世人皆吾友,而願意讀我用汗和淚寫出來的小說的中文讀者,或者願意讀過高手編缉過我的英文文章,更是我最最親愛的「好朋友」喲!誠懇遊請我的好朋友們到我的部落格來交換意見:http: //blog.udn.com/英姐的部落格文心社/余國英海外文軒/余國英

  •  
    276,-

    ▽圖書簡介▽這是一本以華府華文作家協會寫作工坊(2018-2019屆)部分學員和(2019-2020屆)大部分學員的名義,撰寫的華盛顿地區華人人物文集。《華府人物續集(2020年)》的成書,正是華府作協發動寫作工坊學員,秉承吳崇蘭的精神、繼承吳崇蘭的遺願、學習吳崇蘭的寫作、以吳崇蘭的寫作目標為目標的一項碩果。

  • - Youth of the Deaf III: Ending Story
     
    252,-

    本故事延续了《无声的青春》和《无声的青春2-大学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大学毕业后的柯河来到初中同学胡海的摄影工作室工作后的生活,这是关于聋人步入社会后的生活故事。柯河在这一路上过得很曲折,学车、同学关系矛盾、葬礼、参加同学婚礼、还被家人逼着谈恋爱、结婚......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柯河的生活充满精彩,又烦恼不断。自从柯河离开胡海摄影工作室之后,胡海摄影工作室已经倒闭了,柯河离开了家乡跑到很远的地方挑战不同的生活,仍遇到了很多事情,让柯河成长了不少,等他回去的时候,跟大家连手起来热血奋斗,终于让胡海摄影工作室重新开业,大家都各自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何奕,笔名何益达,北京人,90后狮子座聋人写作者。2021年美商EHGBOOKS微出版《无声的青春》《无声的青春2-大学季》。

  • - Mazu Culture Spread And Passed Down
     
    276,-

    「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可見媽祖信仰遍佈世界各地,台灣更是媽祖信仰文化發揚地,俗稱媽祖島。2009年10月,媽祖信仰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另台灣大甲媽祖徒步遶境活動成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又台灣北港朝天宮為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這都一一的代表著媽祖信仰文化在台灣的傳播與傳承已被世界接受認同,並正朝著五大洲傳播與傳承。 本書媽祖文化傳播與傳承共分五個主題為媽祖文化信仰、媽祖文化傳播、媽祖文化傳承、媽祖文化經貿、媽祖文化與台灣信仰等分別談及媽祖文化傳播與傳承。 嚴文志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1976年5月生,媽祖的"囝子" 發表18篇論文約50萬字之多,策畫舉辦過2場"媽祖文化國際論壇與研討會", 策畫舉辦過2場"兩岸媽祖文化藝術展",主持"AI媽祖文化機器人"研究專案。

  • - No Noble Chat, But WeChat: Part Two
     
    375,-

    作家劉曉剛散文集《微信素描夾》,分上冊與下冊兩部發行。 上部《是微信,不是威信》,將遊記,讀書與時評以散文雜文的方式呈現,遊記以西班牙,葡萄牙和伊朗的歷史與當代的對比,展現這些國家的不同風情。這些散文雜文都來自作者日常的微信朋友國的文章,試圖以東西方相互映襯的視角,反映中國的現實,以及一個中國作家對世界的認識。 下部《不是威信,是微信》,通過對發生在1400 年前中國與土耳其的戰爭的追憶,展現了戰敗的土耳其人從東亞遷徙到中東的艱難涅槃之路。遊記散文將戰爭發生地中國山西與土耳其再一起書寫,深度反應了突厥民族的前世今生。 劉曉剛,1972年生於西安,1995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活成你自己》,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天雷》,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夜奴》,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七天》,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一、第二卷,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三卷,2019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四卷,2019年出版散文集《是微信,不是威信》。

  • - The Inside Story of Ah Q Becoming Emperors in Chinese History
     
    363,-

    平常愛唱帝王戲的阿Q請求陰間牛頭馬面幫忙,得以逆向托生,先後成為秦始皇、漢武帝,使他親身感受兩級社會的天淵之別,見識權力中心對人性的腐蝕,對家庭親情的摧殘,並穿插毛澤東時代悲劇。最後的阿Q忍無可忍,甘願下十八層地獄為眼前的罪惡贖罪,意外與吳媽青梅竹馬、終成眷屬。與意識流小說相似,保持原有記憶的阿Q借秦皇漢武耳目參預皇宮歷史,不能指揮他們身體,但偶而可以插嘴,造成閱讀興趣,並把歷史與當今生活做近距離對照。(書後附有作者個人極為罕見的人生境遇故事)李柚聲於1970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1983年於英國劍橋大學以特別優異成績獲得博士學位,此後在國內外做醫學研究多年,發表長短論文三十餘篇。李柚聲在中學時曾發表短篇故事小說兩篇,晚年重新撿起寫作愛好,開始研讀道家哲學,提出遺傳編碼的原初社會與人造二級社會的概念,認為中國戰國前主要社會生活層面是原初社會,儒道兩家均以原初社會為理想。這一兩級社會理論對解釋中西文化差異以及人類文明史據有重要意義,也是一個據有廣闊開拓前景的顛覆性議題,有待學術界同人的進一步研究。 李柚聲出版書目: 1,You-Sheng Li: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aoist Philosophy: An Anthropological/Psychological View. Taoist Recovery Centre, London, Canada, 2005. 2,李柚聲:換個角度看人生,看世界 21世紀中華道學。北京線裝書局,2009。 3,You-Sheng Li: The Ancient Chinese Super State of Primary Societies: Taoist Philosophy for the 21st Century. Author House, Bloomington, USA, 2010.(此書為舊金山書評評為五星書籍,並為2014年巴黎讀書節選中(Honorable mention)) 4,李柚聲:換個角度看孔子: 孔子的理想國。蘇州大學出版社,蘇州,2014。(此書被大陸一些圖書館長期列為熱門圖書,甚至熱門圖書第一名)

  • - Tania in China: A Novel by Ben Foster
     
    495,-

    中國近40年來的飛速崛起令不少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其實二十世紀初,屈指可數的一夥年輕人組織起來,在短短30年內就徹底改變了地球上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此翻天覆地的變革至今依然主宰著中國的命運,會有人相信嗎? 小說《塔妮雅在中國》正是講述了這個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在長達半個世紀中,女主人公俄羅斯姑娘塔妮雅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她在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女性友誼中的冒險經歷與這個國家急風暴雨、多災多難的事件交織在一起。跟隨她走過這段艱辛困苦的旅程,讀者會了解近代中國動蕩的社會,錯綜複雜的政治,豐富的文化以及動人的民間傳說,也將親眼看到激進的思想體系曾經如何徹底扭转乾坤、改寫歷史。此書清晰流暢,知識深厚,人物生動,構思大膽,洞察敏銳,均為同類小說或史籍所罕見。

  • - WeChat, Not Noble Chat: Part One
     
    363,-

    作家劉曉剛散文集《微信素描夾》,分上冊與下冊兩部發行。 上部《是微信,不是威信》,將遊記,讀書與時評以散文雜文的方式呈現,遊記以西班牙,葡萄牙和伊朗的歷史與當代的對比,展現這些國家的不同風情。這些散文雜文都來自作者日常的微信朋友國的文章,試圖以東西方相互映襯的視角,反映中國的現實,以及一個中國作家對世界的認識。 下部《不是威信,是微信》,通過對發生在1400 年前中國與土耳其的戰爭的追憶,展現了戰敗的土耳其人從東亞遷徙到中東的艱難涅槃之路。遊記散文將戰爭發生地中國山西與土耳其再一起書寫,深度反應了突厥民族的前世今生。 劉曉剛,1972年生於西安,1995年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活成你自己》,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天雷》,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夜奴》,2011年出版長篇小說《七天》,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一、第二卷,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三卷,2019年出版長篇小說《那條割裂生命的河》第四卷,2019年出版散文集《是微信,不是威信》。

  • - Whispers of Hypnos
     
    276,-

    本書包含三個部分 「第五紀」 「消失的彼岸」 「上海之歌」 「第五紀」以阿茲特克創世神話為本體,結合各地神話傳說,縱觀世界範圍內的歷史進程而創作的一首敘事詩。試圖通過時間與空間的連續延展,體悟浩瀚無垠的宇宙奧秘,並探索人類存在的真諦。 「消失的彼岸」通過夢境般的講述,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異域神界。藉以世界各地神話傳說的啟迪,思考與探索當代社會與人類存在之意義的不同面相。 「上海之歌」詩人游居上海時的創作。●關於暮春歌人● 一九九四年生於天山北麓的沙漠綠洲--烏魯木齊市。 詩人與旅者,追隨祖父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從中國内地移民之步伐。 回溯生命的源頭,探索世界的真諦。

  • - When Reiki Meets Yuanchen Palace in Magical Sparkles (Second Edition)
     
    264,-

    在人生最低潮時學習靈氣、運用靈氣、以靈氣助人,透過三位老師學習催眠,以元辰宮助人,原本是作者無心插柳的服務; 好多原本排斥催眠的人,竟然願意接受元辰宮的方式,來做一次心靈大掃除,每每個案傳來捷報好消息,都讓作者雀躍不已... 藉由個案的故事,開展作者的人生智慧,學習如何處在中庸之道,傾聽書中他(她)們的故事,陪伴他(她)們度過困惑的生命課題,近而達到成功轉運的效果。 羅琳 臼井靈氣大師 聖火卡魯那靈氣大師 ICRT國際靈氣協會專業會員 IARP國際靈氣專業會員 國際NGH協會認證催眠講師 國際NGH協會認證催眠師 宇宙靈氣大師 光的課程 天使療法 天使神諭卡 塔羅占卜師 OH卡心靈諮商 水晶靈擺 生肖姓名學 紫微斗數 陽宅開運風水 鑽石珠寶鑑定師 翡翠珠寶鑑定師 專業瑜珈師 羅琳,從小就是敏感體質,常會收到祖先、靈界朋友的請託、接觸佛法後,菩薩關閉我她的第三眼,使之暫時不受干擾。 十五年前,就有通靈人士告知:羅琳要回去日本尋根,妳將來會出來助人,而且還會生一場大病...... 當時,只當這是妖言惑眾;後來真的成真,羅琳得了梅尼爾氏症,無藥可醫治,只能與病共處,透過許醫師的賽斯心法救了她,二年痊癒後, 羅琳開始接觸身心靈,冥冥之中讓她學習靈氣,催眠。就這樣,羅琳莫名其妙踏入了身心靈圈,後來才知道原來「日本」,指的是"臼井靈氣",是上天賦予羅琳的使命! 羅琳成為靈氣推展者,同時也是催眠治療師;她的天命是讓每一個人找回生命的本質,唤起自身的力量,創造美好的人生劇本!

  • - A Dream of White Mansions (Revised Edition)
     
    483,-

    《白樓夢》。白樓一夢也感人!一個傳奇女子與四代男子的情感與親緣,嘔心瀝血培育出三代英才,堪比莊妃。時間跨越清朝末年,民國時期,新中國及改革開放後,歷經近百年。故事根源於白樓,葉落白樓。愛情、親情、友情,人情------ 《生離死別》。他,大作家表面風光無限,內心痛苦萬分以命抗爭;她,堅守道德與情操逃離了他的愛,得知真相悔恨交加:為什麼不能為愛墮落一次------ 《哎!卡門》。他同情她憐憫她資助她,為她放棄學業前程與父母鬧翻;她卻移情別戀棄他而去。他憤而舉起屠刀------ 《好一個名字》。一個名字演繹出時代的風雲變幻,昭示著人心人性的取向與求索。 《進京難》。再現那個年代,普通民眾進入首都北京之路。

  • - The Anecdote of the Oldest: Part One
     
    375,-

    本书集结了四篇小说。多年来,写老三届群体的文学作品,大都偏重于知青生活的描写。客观的讲,绝大多数老三届人当知青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三年,而其后的漫长岁月,却少有人涉猎。本书作者跳出了这一窠臼,调整聚焦,以老三届人一路走来的社会风云变幻为背景,侧重书写了他们返城后的境遇生存、多舛命运和苦乐人生,把这个特殊群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眼光》写一个有望成为大国工匠的老三届人,因隐瞒一次人性光辉的救助事件背黑锅,被警觉的眼光扼杀于无形。而对另一涉事者在精神病院跳忠字舞的细节描写,更是难抑人悲哀动容。其引发的深层思考,远在作品之外。《浑水》用主人公任梅作主线,串起一群老三届女性下岗失业后的故事。作者以悲悯之笔,讲述了她们在承受改革阵痛逆境中的坚守和努力。大姐的仁义、二姐的清白、杨大凤的泼辣、钱红艳的愤世,人物个个鲜活,耀然纸上。《重返回龙湾》细腻描写了一段迟到的情感暴发,在轰轰烈烈的男欢女爱背后,仕途倾轧的败北出走,不堪回首的屈辱婚姻,前妻的遁入空门,把主人公循规蹈矩的灵魂撕裂得支零破碎。而山野村妇"种田吃米,生儿育女"的直白,又似乎在给老三届人划定一个逼窄的生存空间,重蹈"求生传代"的原始轮回。掩卷细思极恐,引发无尽联想。《梅忆生半传》讲梅忆生三十岁前的一段故事。作者不避讳文革尊重历史,循着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客观塑造了一个睿智过人、勤奋努力的老三届人形像。小说结尾对梅忆生每时每事都投入全部真情的可贵之笔,勾起了同代人的追思和回忆,也使人们对老三届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几篇作品在体裁把握、谋篇布局、结构处理等方面虽尚显不足,但其围绕老三届返城后的主题,各篇立意深刻独具,取材丰富翔实。本书时代色彩浓厚,区域用语地道,文字通俗流畅,故事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扈来明,一九四六年五月生人,重庆一中高六七级"老三届"学生,从过军打过工,也做过经理人,历尽人生各种坎坷。 作者称,他是"老三届"的一员。文革中,曾裹夹进这个群体的盲从疯狂和荒诞不经。但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又见证了这个群体的忠诚与牺牲、坚韧与勤奋、智慧与创造、担当与责任。当然还有磨难和屈辱、平凡和真情。正如此,他才不顾两次癌症手术后的身心受损,重拾笨拙之笔,拼凑出不成样的文字,以感恩铭记长期鼓励关心他的"老三届"友人。

Gjør som tusenvis av andre bokelskere

Abonner på vårt nyhetsbrev og få rabatter og inspirasjon til din neste leseopplevelse.